科学选鞋远离腰腿疼痛

发布时间:2019-08-12467
      尽管我们每天都穿鞋,但并非每个人都穿对了鞋。鞋子处于身体的最底层,它和足部一起承载着身体的关节和重要器官。因此,选择一双具有支撑、缓冲和保护作用的鞋子,对人的健康至关重要。
      作为足部的“保护套”,鞋子首先要起到支撑、缓冲和保护足部的作用,这是挑选鞋子的首要原则。很多人为了追求美观,忽视了鞋子对足部的保护作用,但事实上,鞋子的装饰、美观作用是次要的。过于柔软、晃动比较大、没有支撑性的鞋子是不合适的。因为现在的路面基本是硬质路面,穿着这种鞋子的足底在接触地面时基本没有缓冲,鞋子对足弓的支撑也差,导致走路时重力传导到膝盖、腰椎甚至颈椎,从而对脊柱和关节造成损伤。因此,选择鞋子可从以下六方面着手进行判断。
1.挤鞋杯 可用一只手的虎口抓住鞋子后部的鞋杯进行挤压,鞋杯不易变形、硬度足够的鞋子,更能给踝关节足够的稳定和保护。此外,鞋帮的高度最好刚刚在我们的内外踝尖的下方。当然,篮球鞋、溜冰鞋等特殊专项运动的鞋子除外。
2.对折前足 可用一只手抵住鞋头,另一只手抓鞋后跟,对折60度左右,弯曲点在鞋子的前1/3处为佳。
3.扭鞋底 可用一只手抓住鞋头,另一只手抓住鞋子后帮,做拧毛巾的扭转动作。鞋底坚硬不易变形的鞋底,支撑稳定性更强。如果整个鞋底都可以随意弯曲或扭转,则表示鞋子太软,户外行走或者运动时容易使大拇指处酸痛。而且鞋底太软,不能给足部提供足够的稳定支撑,在前足推进向前的时候会缺乏力量。年轻人如果长期穿鞋底太软的鞋,会导致足跟的脂肪垫萎缩,从而引起足跟痛。
4.看鞋底前后高度差和厚度 鞋底的后跟应比前方高5-8毫米,脚踝肌腱才处于最舒适的位置。后跟如果过高,会让前足受力过多,时间一长,就容易引起关节和脊柱问题。同时,鞋的后跟要有一定的厚度和弹性,在走路过程中可以很好的避震,从而保护我们的关节和头部等重要部位。
5.选长度、宽度、高度 选择鞋子时,要注意鞋子的空间大小,要保证脚趾能在鞋内自由活动,最长脚趾到鞋子最前方的距离,成人应预留5-8毫米,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孩子应预留10毫米左右。鞋型的宽窄,则需要根据个体的脚型来决定,例如扁平足或老年人足弓塌陷后,足部会变长变宽,需要选择宽头鞋。
需要特别提醒的是,如果有严重足部问题,普通鞋子无法满足需要,最好请医院足踝外科医生或专业治疗师进行评估,了解自己的足型和存在的问题,然后再选择合适的鞋子和鞋垫。特别是有后足外翻、扁平足、内八、创伤足或长短腿等问题的人,务必通过量脚订制生物力学矫形鞋垫来控制和平衡足部受力。
鞋子的弯曲和褶皱必须和你脚的行动一致,如果不一致或者不对称,很容易引发足弓疼痛或者足底筋膜炎;当鞋子缺乏足够灵活的柔软度时,会导致跟腱疼痛或小腿拉伤。试穿鞋子时,不能以站立时的感受为准,穿上鞋子尝试小跑一下,尝试各种情景,例如人行道、上下坡等,这能带给你全方位的感受,让你适应各种情况。